您现在位置 : 腾冲文明网首页 > 专题 > 腾冲好人365 > 孝老爱亲

姜家建:“责任”是对一个男人最好的诠释

发布时间:2018-01-11 来源:腾冲文明网
【字体大小:

新婚在即,未婚妻撒手人寰……斯人已逝,留下堂上四位风蚀老人……一个男人,为父辈劝说的 “积善积德积福气”,毅然搬到逝者家的矮破屋子,重新组建家庭,担起赡养老人重任,这,对于现代人似乎无法理解,然而,这又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情。

在北海乡新乐村周边寨子,谈起木匠姜家建夫妇服侍四位无血缘关系老人的感人事迹,无人不伸大手拇指。

姜家建原名康洪建,1960年生于北海乡双海村海口,康洪建有兄弟姐妹5人,其生母早逝,父亲一手拉扯5个孩子成人,家庭负担可见一斑。尚读初中,康洪建便与发小打工挣钱缓解家庭负担,初中毕业,康洪建跟兄长做木工,及至成年,看着村子里由于分家,弟兄不和、大打出手的情况,康洪建便想找一户人家入赘,既缓解了家庭负担,又保住了亲情。

经媒人牵线,康洪建与北海乡新乐村姜某定下婚约。姜某家有四位老人,“斋公”(姜某爷爷的妹妹)、姜某的奶奶、父亲、母亲,其中,“斋公”吃素,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,靠在新乐街卖稀豆粉维持整个家庭生计;奶奶老迈固执,唠唠叨叨;母亲眼盲,拄拐杖走路摸摸索索;父亲为村人所说的“忠厚人”,只知道用锄头挖挖地。

康洪建不嫌弃姜家家境贫寒、老人多,负担重;姜家也满意康洪建朴实肯做、吃苦耐劳。一切看似顺利发展,然而,姜家在一次家庭吵闹中,即将结婚的姜某竟然想不开,服毒自尽。

听到未婚妻人已逝的噩耗,尚在打工的康洪建如掉进了冰窟窿,难过之余,决意了结这门名存实亡的亲事。

姜某消逝,姜家白发人送黑发人,四位老人在破屋里陷于悲痛绝望中。“斋公”办完姜某后事后,便托人到海口村劝说康洪建,说即使人不在了,还是想康洪建到姜家延续香火,康洪建回复媒人说,现在是不去了,农忙时节如果姜家能够找到人就算,如果还找不到的话,那么康家一定到姜家帮忙。

后来,白发苍苍的斋公亲自拄着拐杖到康洪建家请求,康洪建的心开始软了些,再后来,康洪建的父亲用康洪建生母死后家里日子的艰辛来劝说康洪建,说,那四个老人往后怎么办?康洪建便动了恻隐之心,于是,康洪建便与姜某生前的“干姐妹”龙家营姑娘龙水仙结为连理,共同到一个毫无血缘的家庭承担起赡养老人的重担。

到姜家后,康洪建改名姜家建,小夫妻俩面对的是几亩薄田,三间破屋,一头耕牛,四位风蚀残年的老人。由于姜家极度穷困,小夫妻结婚时,没有钱办理婚事,于是“斋公”便与好友商议借人民币两百元办亲事,好友答应借钱,但要姜家建出面签字才借给,姜家建亲自去签了借据方借到了钱。

婚后,小夫妻俩起早贪黑,开始踏上生活的漫漫征途,日子过了不久,妻子想买一对小猪养养,但没有钱,夫妻俩只好去赊得一对猪仔养着,姜家建日日早出晚归做木工苦钱,妻子在家做饭、服侍老人、干农活、找猪草、干活,看着俩头小猪逐渐长大,夫妻俩的日子开始有了盼头。一次,劳累一天的姜家建回家,老远就闻到喷香的猪肉味,妻子端来一盘猪肉,姜家建问妻子去哪里弄的猪肉,妻子哭着说,小猪死了一个,舍不得扔掉,只好把皮拨了,闷了一锅肉,姜家建的筷子便停下来,再也吃不下饭。

在那个十分贫困时代,很多人家为了填饱肚子,生活都精打细算,每顿煮多少米,掺多少杂粮,每月要吃多少粮食,每年要吃多少斤谷子是必须考虑的,否则就会饿肚子。自妻子怀上了孩子后,姜家建的整个家庭压力更大,经济更为拮据,后来实在没办法,姜家建只好把妻子送到自己的老家,由家人朋友服侍妻子生产。孩子生下来,夫妻俩一方面要照顾老人,一方面要带孩子,一次,在田里干活,由于没人带孩子,夫妻俩只好把孩子放在田埂上,孩子扭动摔倒到田里,想到生活的艰辛,龙水仙再也控制不住,大哭起来。

……

“弹指一挥三十年,转眼一瞬白发生”,木匠姜家建与妻子龙水仙勤耕苦做,相继送走了服侍的三位老人,日子终于熬了过来,如今,姜家建从一名小木工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木匠,精湛的木工技艺、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,使姜家建有了不少“活路”,他不用找“活路”做,别人主动找他去干的“活路”做都做不赢;而妻子也由养两个小猪开始,变成了寨子里的养猪能手,至今已养长大了300多头猪,熬制了上万斤小锅酒。 

“积善积德积福气”,三十多年的起早贪黑,姜家建的家已从三间低矮破屋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大宅子。如今,他仍然是早上7点多起床,外出干活,晚上8点左右回家吃晚饭,但他有了帮手,已长大的儿子跟着他学习做木工,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已成年的女儿也找到了工作,在腾冲一家知名珠宝店上班,儿媳已怀孕,新的生命即将诞生,整个家庭其乐融融,生机勃勃。

“责任”是对一个男人最好的诠释,未见姜家建前,原以为他是个高大伟岸的男人,见面后,姜家建竟是一位十分不起眼的小个子男人,但,在乡人及笔者的眼里,这个小个子男人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!(来源:腾冲电视台)

 

 

 

责任编辑:孙有福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文章